據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習近平任組長。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主要職責
研究確定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則、方針政策、總體方案;
統一部署全國性重大改革;
統籌協調處理全局性、長遠性、跨地區跨部門的重大改革問題;
指導、推動、督促中央有關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組織落實。
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提出,“中央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在新機構的推動下,改革將“全面”、“深化”到什麼程度?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政策與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壽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等專家學者接受採訪時,對上述問題進行瞭解讀。
領導小組如何界定?
受訪專家學者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不是一個實體性部門,而是改革的最高國家領導機構。“這樣的機構從未有過,跟之前的國家體改委仍有區別。”常修澤說。
常修澤表示,雖然都有“頂層設計”的職能,但國家體改委是在政府層面,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是黨中央設立的,層級更高、協調面更寬、更具權威性。“所有與改革有關的部門,都由中央統籌協調,既有政府部門,也有中央機構,相當於一個改革的總指揮部,確保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為何設立領導小組?
毛壽龍說,“此次改革涉及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任何一個職能部門都難以擔負這樣的重任,現實要求成立國家層面的領導機構。”竹立家表示,接下來的改革都是啃“硬骨頭”,只有成立一個利益超脫的機構,才能推動改革走向深入。“比如起草法規,如果由某一個國家部委牽頭,難免導致部門利益合法化,改革就會遇到阻力。”
怎麼看“全面”改革?
受訪專家學者表示,三中全會公報提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改革”,意味著領導小組將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五大方面,作出決策和部署。
毛壽龍說,除了“五位一體”改革,三中全會公報還提到了法治、反腐、軍事、黨建等方面的改革,“表明這些方面的改革,也將納入到頂層設計的範疇中”。
“深化”到何種程度?
毛壽龍說,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改革的深度將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進。“這是第一次提出治理體系現代化,而治理體系是深層改革。”毛壽龍說,接下來的改革將觸及一些根本性制度問題。
發改委職責會變嗎?
毛壽龍認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是黨中央設立的改革最高領導機構,發改委作為中央部門應該是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之一,一方面負責完成領導小組佈置的任務,另一方面繼續履行“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等職責。
小組職能是否重合?
據初步統計,目前設有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等多個領導小組等。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跟其他中央領導小組,在職能劃分上會不會有重合?
常修澤表示,各個中央領導小組之間,沒有層級之分,都是黨中央設立的領導機構。但從工作分工來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等,也有改革方面的職責。據《新京報》 (原標題:習近平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 Mar 26 Wed 2014 07:06
習近平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