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譚勇)2月9日,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全省去年工業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
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我省去年建立了煤電互保工作機制,先後出台了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引進行動計劃、促進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行動計劃、穩增長調結構“百日攻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組織開展了鋼鐵、汽車及零部件、鋁及鋁製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五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洽談、項目簽約、重點產品宣傳推介等專題對接活動和承接紡織服裝鞋帽產業轉移對接洽談活動,推動工業增速出現逐步回升態勢。2013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月度間小幅波動、總體平穩增長態勢,3至6月份單月增速月度間波動幅度在0.8個百分點以內,增速雖然自8月份以來略有回落,但仍處於2013年以來較高水平。
工業增加值增速平穩增長的同時,全省工業增長動力結構漸趨優化。2013年,全省汽車、電子、裝備製造、食品、輕工、建材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一成,占工業比重超過六成,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近三成,占工業的比重上升到6.4%,兩者占比均有所提高。而另一方面,儘管全省化工、有色、鋼鐵、紡織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一成,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兩成,六大高載能行業同比增長近一成,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近四成,但兩者占比分別比2012年下降0.5和1.7個百分點。2013年,全省全年汽車產量由2008年的8.2萬輛增長到51.2萬輛,手機由2008年的空白增長到9270.7萬台,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達9233台,較2008年增長36.5%。
隨著我省實施大開放、大引進戰略和服務配套體系不斷完善,我省承接產業轉移條件更加成熟,工業發展的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重點企業、重點產業的產業集聚度、吸納各類要素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全省去年工業總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單位數占比超過一半,完成總產值占比卻超過九成,其中累計產值超十億元的有880家,較2012年增加190家,占全省工業單位數的比重為4.5%,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的比重超過四成。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全省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全年全省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近兩成,
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七成,同比提高近一成;全省產業集聚區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近兩成;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同比增長超過兩成,分別占全省的比重均近六成。
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持續改善也印證了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2013年,反映企業盈利水平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7.31%、成本費用利潤率為8.01%,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4和1.78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9.63%,分別較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回落1.87、0.87和0.26個百分點。③10 (原標題:全省去年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 Apr 17 Thu 2014 04:17
全省去年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